后复权与前复权的区别
后复权与前复权是相对的,前复权的当前价格和K线图的实际价格一样,而后复权的价格一般要高于K线图的实际价格。下面将详细介绍后复权与前复权的区别。
1. 前复权(前复权保持价格不变)
前复权是让除权除息之后的股票价格保持不变,将之前的价格调低,从而让前后的价格回到同一水平。计算公式为:复权后价格 = (复权前价格 现金红利) / (1 + 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2. 后复权(后复权保持价格增加)
后复权是调整除权除息之后的股票价格,使其与除权除息之前的价格对应。计算公式为:复权后价格 = 复权前价格 * (1 + 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 现金红利。
3. 调整阶段不同
前复权将上市公司历史股价按除权后的价格进行调整,保持现有价位不变。
后复权将现阶段的股价按除权前的价格进行调整,保持先前的价格不变。
4. 价位不同
前复权的价位是保持现有价位不变,将以前的价格缩减。
后复权的价位是保持先前的价格不变,而将以后的价格增加。
5. K线图移动不同
前复权将除权除息后的股票价格调低,使之前的K线图向下平移,与实际价格吻合。
后复权将除权除息后的股票价格调高,使之后的K线图向上平移,与实际价格吻合。
前复权和后复权是两种不同的股票复权方式,其区别在于复权基准日的不同。前复权将历史价格按照现有比例进行调整,使复权后的价格与复权基准日之前的价格相一致;而后复权将现阶段的股票价格按照除权除息之前的价格进行调整,使复权后的价格与复权基准日之后的价格相一致。
在分析股票趋势时,选择复权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对于短期交易者或技术指标分析,可以选择前复权,因为前复权更接近实际交易价格。而对于长期投资者,尤其是考虑到分红送转等因素的投资者,则宜选择后复权,以保持投资组合的长期收益稳定。
在进行分析时,可以根据历史价格和流通股份变动比例的数据,通过计算公式将股票价格进行复权,以便在分析中能更准确地捕捉股票的实际涨幅和趋势。同时,对于分析师来说,深入了解复权的原理和方法,能够更好地应用技术进行股票数据分析和预测,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后复权与前复权的区别在于复权基准日的不同,价格调整方式的差异以及K线图的移动方向。了解这些区别对于投资者和分析师在进行股票分析和预测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 上一篇:欧元美元怎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