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断机制是什么意思啊2015
熔断机制是指在股市中,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而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具体来说,当某一合约的价格波动达到了涨跌停板之前设置的阈值时,交易将被暂停一段时间。熔断机制的实施旨在防止市场出现过度波动,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以及维护市场的稳定。
1. 什么是熔断机制?
熔断机制,又称为自动停盘机制,是指当股指波幅达到规定的熔断点时,交易所为控制风险采取的暂停交易措施。具体来说,是对某一合约的价格波动设立了阈值,一旦波动超过设定的阈值,交易将被暂停。
2. 熔断机制的历史背景
熔断机制于2015年12月4日由上交所、深交所等提出,并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然而,2016年1月4日,A股遭遇了史上首次熔断。在早盘的13分钟内,沪深300指数跌幅达到5%,熔断机制便被启动。
3. 熔断机制的导致股灾
熔断机制在2015年的股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因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导致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和股灾的发生。股灾主要是因为2015年8月3日***原油库存数据大增,导致原油价格暴跌,引发了全球股市的动荡。
4. 熔断机制的具体操作
熔断机制的具体操作包括设定阈值、触发熔断、停盘时间和市场恢复等。一般来说,熔断机制根据股指波动设定了不同的阈值,如沪深300指数设定了5%和7%两档阈值。当股指波动达到其中一档阈值时,交易暂停一段时间,待市场稳定后恢复交易。
5. 熔断机制的意义与作用
熔断机制的意义在于保护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和防止过度波动。通过设定阈值,熔断机制可以有效避免市场出现过度下跌或过度上涨的情况,以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转。
6. 熔断机制的局限性与改进
熔断机制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熔断机制可能导致投资者抛售股票,加大市场的波动性;同时,熔断机制的设定可能受到市场情绪和恐慌情绪的影响,导致不必要的停盘。为了改进熔断机制,需要平衡阈值的设定、停盘时间的安排和市场恢复的方式。
熔断机制作为一种控制风险的措施,在股市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问题,导致市场的恐慌情绪和股灾的发生。因此,对于熔断机制的改进和完善是必要的,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尽量减少对市场的干预,以实现更加稳定和健康的市场运行。
- 上一篇:俄罗斯天然气储量够用多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