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平价理论是谁提出的
1、利率平价理论起源及定义
利率平价理论是由凯恩斯和爱因齐格提出的远期汇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均衡汇率是通过国际抛补套利所引起的外汇交易形成的。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获取更高的利差益处。利率平价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利差,即两国利率之间的差异。
2、利率平价的基本含义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利率平价的意思是,你在一个***兑换货币并将其投资于另一个***,与你在自己***投资,然后将利润转换为另一种货币相比较时,不应该获得更多的收益。如果有利率平价存在,国际资金将没有动力在不同***之间进行套利交易,汇率将保持稳定。
3、利率平价原理的扩展——费雪尔效应
利率平价原理是费雪尔效应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展,它论述了远期和当期汇率间的比率将等同于国内总利率与国外总利率间的差异。费雪尔效应认为货币的购买力与其利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当一国货币的利率高于另一国,该国货币的购买力将下降,进而导致该国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从而影响汇率。
4、利率平价理论的主要观点
利率平价理论认为两个***利率的差额相等于远期兑换率及现货兑换率之间的差额。由凯恩斯和爱因齐格提出的远期汇率决定理论。他们认为均衡汇率是通过国际抛补套利引发的,这是因为投资者倾向于追求利差益处。
5、利率平价理论的具体算法——利差套利
利率平价理论可以通过利差套利的方式进行实践。利差套利是指投资者通过资金流动和套期保值交易,利用两国利率差异以获取收益。具体来说,投资者可以通过将资金从低利率国借入,然后将其投资于高利率国的资产,从而获得利差收益。
6、利率平价理论的应用和政策含义
利率平价理论在国际金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通过分析利率差异对汇率的影响,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远期外汇交易和风险管理。此外,利率平价理论也对货币政策制定者具有政策含义,他们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汇率水平。
7、利率平价理论的发展和面临的挑战
利率平价理论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其中之一是无套利条件的假设,并不总是成立,市场上存在一些风险和交易成本。此外,由于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利率平价理论对于实际市场的解释力也存在局限性。
利率平价理论是由凯恩斯和爱因齐格提出的远期汇率决定理论,认为利差是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在国际金融交易中,利率平价原理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远期汇率决策和风险管理。然而,利率平价理论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进行验证。
- 上一篇:基金怎么买的